閱讀進度(八)

reading_progress_8
終於讀完《天空之蜂》,它可是近期閱讀進度嚴重落後的罪魁禍首。

小說寫於1995年,經歷阪神大地震後,東野圭吾有感核電廠對國民和環境的威脅,希望透過文字喚醒大眾對核安全的關注和反思。相隔十六年,東野老師的擔心變成事實。2011年311大地震,福島第一核機廠在災難中損毀,泄漏輻射,令週邊地區生靈塗炭,居民流離失所,問題至今仍未解決。

那個年頭能夠想到以核安全為題材,證明東野老師十分有遠見,可惜當時的他寫作技巧還未成熟,文筆幼嫩,構思粗糙,內容欠簡潔,未能演化成一部精彩的讀物。

對普羅大眾而言,核電是深奧的話題,沒有將當中的專業知識深入淺出地表達出來是本作致命的敗筆。東野花了不少遍幅談及核電的技術和運作,可以感受到他盡力把資訊帶給讀者的用心。無奈用詞太專業、解釋太詳盡,反而令故事變得累贅,弄巧反拙 。甚麼輕水式、快滋生反應爐、核分裂,看得我一頭霧水,大大減低追看下去的興趣。

本作的另一個敗筆是登場人物太多,場景轉換太頻繁,破壞了小說的流暢度,削弱其可觀性。此外,故事的構思欠周詳,犯案動機薄弱,看在筆者眼中,雜賀只是個叛變失敗的恐怖份子,而三島則是個因喪子而轉牛角尖的悲情父親,根本就沒足夠的理由支撐他們犯下這樣大規模的罪行。

總括而言,以核安全作小說主題雖然有見地,但年輕的東野老師內容取捨的技巧未到家,沒法駕馭繁多的資料,令資訊反濫,浪費了這個發人心省的好題材。

在此之前,筆者還讀了第一、二冊的《古書堂事件手帖》和《Mix 2》。

抱著頗大的期望看 《古書堂事件手帖》,感覺是名過其實,有點失望。

小說以舊書店為舞台,透過書本帶出物主的故事。當中的推理成份很重,扮演偵探的是謎一樣的書店店長篠川琹子。第一集的琹子是個百分百安樂椅神探,遇襲留院的她只憑店員五浦大輔的轉述便能把謎團一一解開。作為推理故事,內容單薄,情節簡單,欠缺深度。難得想出用舊書店作為背景這個有趣的點子,卻未能加以發揮,有點可惜!

幸好文筆尚算流暢,舊書店的恬靜氣氛帶給讀者很舒服,很輕鬆的感覺,令它成為一本不俗的消閒讀物。

相比之下,續作進步顯著,是少在首作獲注目後能夠比前作出色的作品,可以感受到作者三上延為此下過一番苦工,值得一讚。

第二冊的偵探仍然是琹子,康復回歸文現里亞古書堂的她終於可以實地“查案”,加強解謎的說服力。而且本集的事件比較貼近琹子的日常生活,故事背後的含意也比首作有意思,成功提高讀者閱讀的投入感。

據悉,這個系列在日本也出到第四冊,期望新作會繼續進步下去。

至於安達充的《Mix》,苦等好幾個月,第二集終於出版,已經很久沒有追過連載中的漫畫,彷彿回到學生年代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