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西村京太郎

shot_19jan13

最近讀了西村京太郎的《鎌倉江之電殺人事件》,讀後感是不怎精彩,不值得看。曾是西村書迷的我居然會有這樣的評語,到底是因為我的口味變了,還是西村的功力退步了呢?

西村京太郎是我第一個認識的日本作家,是他令我愛上日本推理小說。他的著作大部份都是旅情推理,看小說之餘,還可以認識日本不同地方文化和景點,真是很不錯!鐵路是西村用得最多的故事舞台,兇手利用時刻表設計詭計,為自己製作不在場證據,佈局精巧細緻,讓我津津樂道。西村的文筆簡潔,故事節奏明快,讀起來很順暢,沒有負擔,因此曾是我的首選讀物。

但隨著眼界擴闊,讀多了其他作家的作品,有了比較,漸漸察覺到西村的不足之處。西村筆下的推理世界有殺人動機、有詭計,但卻鮮有人物的內心描述,感覺平舖直述,欠缺深度。而且時代變了,讀者比以前更著重故事的寫實性,西村的作品舖排太刻意,缺乏真實感,教人閱讀時難以投入。

另外,西村京太郎至今已出版了超過500本著作,產量驚人,可用的點子大概早已用乾用淨,作品內容大同小異也是在所難免。

雖然西村的創作力耗盡了,我的口味也變了,他的小說不再是我的必然選擇,但看得太多十分累人的東野圭吾,偶而再來讀一下西村京太郎還是不錯的呢!

是時候重拾閱讀的樂趣

shot_06jan13

自從去年十月鬧了幾個星期情緒後,一直沒法專心閱讀。除了心靈治癒的讀物外,腦袋完全沒法接收別的內容,平日最喜愛的推理小說也被拒諸門外。

雖然依舊每天帶著書本外出,但下班後,腦袋一片空白,根本連翻開書本的心情都欠逢。最近睡前的讀物都變成了《我們這一家》、《深夜食堂》這類輕鬆的漫畫,連字都懶得去看,有點糟哦!

平常買多多書都不夠看,現在卻有一大堆書本在等著我寵幸,有時連自己買過甚麽讀物都忘掉了!為免鬧出雙胞胎,近來都不敢買書,唉!

是時候收拾心情,是時候重拾閱讀的樂趣。

吉本芭娜娜

心情不好時,我喜歡讀吉本芭娜娜。

第一次遇上吉本芭娜娜是在書店看到她的《喂!喂!下北澤》,書名加上芭娜娜這個筆名令我誤以為這會是本輕鬆的小品,看過書背的簡介才發現故事和想像的不太一樣,好奇心驅使下買下了這本書,第一次讀吉本芭娜娜。(芭娜娜 = ばなな = Banana,作為常叫人”食蕉”的香港人,很難想像有作家會用香蕉作筆名,莫非她很喜歡食香蕉的?)

喂!喂!下北澤
書名:喂!喂!下北澤
作者:吉本芭娜娜
譯者:張秋明
出版社:時報出版
內容簡介:
爸爸和我不認識的女人一起殉情了。被遺留下來的我,為了重新開始新人生,在下北澤租了一個房間,並在附近的小餐館工作。然而,好不容易要回歸正常生活的時候,媽媽又突然闖入我的生活,「沒辦法,我在家裡看見你爸爸的鬼魂呦~」。兩個人開始了奇妙的同居生活。

雖然以死亡作為中心,調子悲傷,但氣氛並不沉重。故事沒有甚麼高低起伏,主角兩母女只是緩緩地、默默地從悲傷中恢復過來,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時間的流逝放下沉重的過去,尋回活下來的意義。香蕉小姐的文字簡潔、細膩,精準地描述主人翁的內心,字裡行間還有一股透明感、穿透力,讀的時候有種很輕、很安靜的感覺,讓人讀得很舒服。

原來香蕉小姐是寫心靈療癒小說的能手,真是有眼不識泰山!

後來還看了好幾本香蕉小姐的作品,內容多數都觸及死亡、挫折,主角對人生充滿懷疑,帶著哀愁、不安和迷惘到一個新環境生活,偶然之下遇上和過去說再見的契機,找到活著的意義,以及迎接未來的勇氣。

吉本芭娜娜的文字彷彿有種撫慰心靈的魔力,每次讀她的作品,或許不會對內容有很深刻的印象,但整個心卻不自覺的靜了下來,感到安詳、溫暖,真是很神奇!

《神的病歷簿》夏川草介

神的病歷簿 1 & 2
書名:神的病歷簿 1 & 2/神様のカルテ 1 & 2
作者:夏川草介
譯者:劉子倩/葉小燕
出版社:高寶書版
內容簡介:
北阿爾卑斯山脈包圍下的信州山區。在醫師嚴重不足的本庄醫院裡,栗原一止在這裡行醫即將進入第六年;內科外科小兒科一把抓是家常便飯,不分日夜全天待命外加三天不得闔眼也是家常便飯,再加上個性鮮明的醫師護士,以及川流不息的病人,醫療現場總是一片雞飛狗跳、熱鬧不已。

醫師本該救人性命,但不顧安危和家庭為病患拚死工作真的是對的嗎?要盡多少力、做多少事才能算是「好醫師」?而藥石罔效之際,醫師除了眼睜睜看著病人死去,究竟還能做些什麼?在這個不斷鼓吹大家努力活久一點的世界裡,究竟要怎樣才能活得像個人?怎樣才能面對總有一天必將到來的死亡?

一口氣讀完兩集《神的病歷簿》,很想馬上記下當下的感受,很久沒有碰上教人這麽想寫讀後感的書本了,真難得!

有別於常見的醫療小說,《神的病歷簿》裡沒有搶救病患生死時速的緊張場面,沒有醫療黑幕,更沒有醫生之間勾心鬥角、利慾薰心,只有忙碌但充滿人情味的醫生故事。與其說是部醫療小說,倒不如說是本治療心靈的小品,那份淡淡然的感覺讓人讀得很舒服。

第一集的故事以主角栗原醫生因工作繁忙忘了自己的結婚紀念日作為開端,訴說地方小醫院人手不足,作為內科醫生的栗原,除了要照顧病房的病患外,還要充當急診醫師,無論遇上專業以內或以外的病人都得一手包辦,連續工作30多個小時,四、五天沒有回家也是家常便飯。

縱然忙碌,心生抱怨,但栗原仍然心繫病患,既使疲憊不堪,還是堅守崗位,幸好回到家裡,有妻子的諒解和支持,有鄰居的開解和鼓勵,令栗原能夠得到心靈的慰藉,抖數精神,繼續努力,服務大眾。

比較起都市大醫院追求與時並進,永遠走在醫學尖端的遠大目標,主角工作的小醫院只是希望在這城市裡保有一間任何人隨時都能接受診療的醫院,在有限資源下,為小鎮提供足夠和適切的醫療服務,這個經營理念雖然基本,但毫不簡單。面對死亡,無論大、小醫院同是無能為力,但當大醫院以效益為由選擇放棄之時,在小醫院工作的栗原即使無奈和洩氣,但卻從不放棄,他明白醫生可以做的並不只是治病,還應該協助病人走好人生最後的旅程。有時候,病人看破生死,分享人生領悟,對醫護來說,反而是一種心靈治療!

故事的內容雖然離不開死亡,但氣氛祥和,溫暖人心。

相比之下,第二集的調子則較為陰沉和傷感,作為醫生的作者希望讀者令能反思大眾經常醫生看做聖人的觀念,其實醫生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家庭,也會生病。當大家希望醫生不眠不休,隨全隨到地醫治病患時,大家也應該明白醫生其實犧牲了自己作為普通人的生活。故事中的如月,為了工作,冷落了女兒和丈夫,放棄了家庭;內藤醫生為了病人,漠視了健康,付出了生命。相反,為了照顧孩子,未能一展抱負全身投入工作的辰也,則無奈備受批評和責難。

各人的際遇和經歷,令栗原一直堅持的信念有所動搖,覺悟自己只顧工作,愧對妻子,因而一度意志消沉。但栗原相當幸運,有個貼心、無私的好妻子,小榛不但沒有埋怨和不滿,反而默默支持和開解丈夫,這份體貼真是教人感動呢!